2021暑期“气象研学”探索促进四川气象科普向社会化发展

气象工作是科技型基础性工作,而气象科普也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融入国家科普发展体系。感知公众气象科普需求、创新气象科普服务模式,成为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社会愈发注重实践和认知的统一,我国研学游逐渐进入新常态。将气象科普与研学游相结合,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尝试与突破。

在四川省气象局局办的指导下,省气象学会和宣传科普中心从加大创新力度、拓宽创新广度、挖掘创新深度等方面着力,以暑期气象研学为抓手,积极探索科普新路子。

当汛期与暑期高度重合,气象科普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适当限流,以“小开放”做优体验

获得感是科普的生命。当科普从强调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从让更多的人接受科普教育向每个人享受优质科普教育转变,做优体验便是必然。若要实现这一转变,适当限流和深挖现有气象科普资源成为优选升级“套餐”。

每年暑假都会有很多学生前来省局与气象进行零距离接触,但由于人数众多,通常呈现出倾听多于交流、参观多于体验的状态。今年,省局提前摸清底数,并制定出完善的计划,推行定制式“小班化”观摩,让学生走近气象,更走进气象。

每一批参观者数量严格控制在12人以内,参观者与气象专家的交流机会、参观者间的互动机会都得到充分保障。气象专家能更加全面地发现学生参观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点,使讲解更具针对性。

限流是手段,内容是基础。前期,我们将气象研学分为观测游、预报游、影视游、防灾减灾游、科技游、服务游六个类型的20余条精品研学游线路,串连起30余个气象科普资源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参观者可通过包含设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内容的三维展示,了解到观测预报天气的基本原理、人工影响天气的途径方式、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流程、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常识、气象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具体联系。整个过程融合社会调查、资料收集、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多样方式,注重主客观相融性和能力生成性的达成。参观者根据自身的时间充裕度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游学线路,最大程度地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体验气象魅力。

设计研学手册,以“大创新”做精特色

近年来,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及防灾减灾日里,主题气象科普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为气象研学游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认识到研学科普相比于主题日科普,其深入性、互动性、有效性、趣味性均更强。

四川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复杂,是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脆弱区和关键区。提升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素质,是我们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目标。

面对四川的地理和气候特征,我们在研学课程开发过程中,从气象研学游的线路和资源特色出发,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科普重心,设计出实用练习手册。整个手册从图案到内容,突出气象元素和防灾减灾意识,分为思考、实践、体验、总结四个部分,与学生研学游路径相契合。“你能说出哪几种气象意义上的风的名称”“描述你曾遇到过的极端天气”“遇极端天气该如何应对”……随着研学体验的展开,问题愈发深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情景感知、灵活运用。

借助暑期档社会平台,以“巧联合”做强人气

717-18日,走进成都市万象城爱得文儿童博物馆-「牛顿的物理乐园」儿童互动展览,展厅里充满卡通设计感的气象知识展板、极富科技感的气象实验模拟装置瞬间成为关注的焦点。场馆一侧一群小孩子拼装着“气象应急指挥车”、“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车”、“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观测站”等模型,另一侧孩子们认真地聆听着气象专家带来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讲解……

这些是7.12-7.18日“牛顿的风筝之旅·气象科普研学周”的缩影,也是四川省气象学会牵手社会机构联合科普的有益尝试。将专业的气象知识搬进大型相关主题活动场所,打造与市场融为一体的科普空间,让孩子与家长在日常玩乐中接触到气象科学知识,既能积极调动参与热情,也易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开门办科普的路上,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借助各式巧妙联合,以期发挥“气象+”的“串联”作用。

715日,科普宣传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清扬老师携手青羊区教育局,将暑期气象研学课堂搬进直播间,与8名“青羊教育小记者”一起为大家带来一场专业、科学、生动的线上科普。让观看者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掌握暑期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据统计,直播观众人数覆盖近五千人次。

除此之外,四川省气象局还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联合川观新闻开启了一场跨越互联网深度与广度的强强联合——举办青春风云志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视频征集大赛”。四川各高校依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比赛,参赛选手需自行确定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内容命题进行拍摄和制作,引导学校师生与社会公众全面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行动

目前,该活动征集令已在央视矩阵号、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公共平台、新华社-现场云平台刊登。活动启动与征集时间为715日至815日,届时,公众可通过“川观新闻”客户端,对初评入围作品进行公开网络投票和展播。优质视频或图文将推荐给腾讯新闻、今日头条、UC大鱼号、抖音、快手、B站、知乎、百度新闻、澎湃新闻等社会化传播平台推广。同时,初评入围的创作者将获得主承办单位的暑期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