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6日 2021年8月16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高质量推进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高质量推进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按照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扣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定位,加快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动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推动高水平高质量的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重点建设任务

(一)着力提高气象监测精密水平

工作目标:建成地空天多手段协同的综合观测业务体系,形成与现代气象预报服务体系相适应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提升天气雷达覆盖率,重点区域实现雷达探测无盲区,提升大气廓线观测能力,推动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提升新型观测、智能观测手段应用水平,观测数据质量明显提高,观测数据效益显著增强,装备保障体系更健全。

任务1:加密地面观测站网

进一步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优化省级自动气象站布局,加密布设常规气象监测站点。在重点城市、关键生产作业区、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地、生态保护区等重要区域,布设小微型、低成本、简安装、轻维护、便携化的智能观测设备,逐步实现小型智能观测设备向行政村延伸。升级国、省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设备,提升智能气象观测水平。逐步建立设备更新机制。(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提升地基遥感垂直探测能力

在我省川西高原、攀西等监测盲区、天气系统关键区加密新一代天气雷达、X波段雷达,逐步形成组网观测运行,进一步提高雷达观测覆盖率;继续实施双偏振雷达升级,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现象的识别准确度和定量降水估测精度,加强全省垂直探测能力建设;推广大城市试验成果,试点开展固态相控阵天气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测云雷达等多雷达协同技术。(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3:强化气象卫星观测及应用

升级卫星遥感省级利用站,打造风云气象卫星为主,国内外其他卫星资源为辅的气象卫星省级利用站。开展风云(多源)卫星各级业务产品订正检验。研发风云(多源)卫星气候数据集算法,推进机器学习等新算法在风云(多源)卫星各级产品开发应用。面向多领域用户的遥感业务应用需求,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气象卫星数据存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加工制作、共享供给的气象卫星省级遥感综合应用平台,逐步形成省级+市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灾防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4:拓展地球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领域

紧密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气象保障需求,提升生态系统的自动监测能力,结合我省典型生态系统,按照“一站多用”原则,以温江观象台建设为契机,拓展观测领域;大力拓展城市气象监测、草原湿地生态气象监测、农田生态气象监测、冰冻圈层生态气象监测。(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农气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5:发展应用气象观测能力

建立全省三维闪电探测网;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国省干道的交通气象监测站建设,提升恶劣能见度、道路结冰、大风等交通高影响天气监测能力。在重要旅游景区开展紫外线强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等观测,不断提升面向康养、生态旅游的气象监测能力。在川西高原、攀西地区森林火险高发区建立森林防火气象监测系统,提高森林草原火险的应急响应能力。(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6:强化观测装备保障及运行水平

完善省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功能。推进市(州)级室内检定实验室的建立;强化备品备件储备,提升区域站计量能力;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建成集气象观测设备基础信息、故障远程诊断、社会化保障管理、观测站网评估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支撑系统,提升气象观测自动化保障水平。(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7:进一步推进实况产品业务

加强实况产品检验评估,研究实况分析产品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产品误差及原因,建立订正模型,改进实况产品质量,形成本地订正产品,开展订正产品应用。(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二)着力提高气象预报精准水平

工作目标:发展西南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及其融合应用系统,构建无缝隙网格预报产品体系。强化多源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四川省短临预报一体化平台、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气候预测一体化平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建立贯穿全业务链条的检验评估体系。

任务8:集约发展数值预报模式

发展适于高原山地复杂地形区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建立空间分辨率为3-1公里,时间分辨率1小时西南区域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和快速循环同化业务系统。研发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及其融合应用技术,提供公里至次公里尺度,0-12小时逐30分钟更新的模式产品。建成3公里分辨率西南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建立西南区域3-1公里数值预报检验评估系统,开展模式系统预报能力的精细化检验、评估、订正,中雨和大雨降水24h预报的TS评分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4%。(科预处牵头,观网处配合,高原所、数据中心、成都市气象局实施)

任务9:构建无缝隙网格预报产品体系

提高网格预报精准度。智能网格预报0-10天实现空间分辨率1公里,0-24小时时间分辨率1小时、逐1小时更新,1-10天时间分辨率3小时。24小时智能网格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3%,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75%、87%。延伸期气温、降水要素网格预报11-30天达到5公里,月、季达到50公里。建立11-30天50公里分辨率、逐旬更新的强降温、强降水、高温等重要过程网格预测。加强华西秋雨等高影响过程的气候监测预测。汛期降水准确率提升至73,月降水准确率提升至67,月气温准确率提升至79。(科预处牵头,省气象台、气候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0: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

按照《四川省短时临近天气业务规定》划分的灾害性天气监测责任区、警戒区、监视区,充分利用各类观测资料,实时监测各类灾害性天气。省级对全省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实现逐6分钟滚动更新,精细到乡(镇、街道),实现0-12小时逐30-60分钟更新的客观短临天气预报预警。省、市两级根据灾害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省级精细到县,市级精细到乡(镇、街道),县级应用上级产品制作本地气象服务产品;市、县两级发布更加精细的短临灾害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街道)。暴雨24小时预报TS评分达到0.21或相对EC模式提高5%-10%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雷电、冰雹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的算术平均值)达到39分钟。(科预处牵头,省气象台、各市(州)气象局、各县(区、市)气象局实施)

任务11:完善预报业务平台支撑功能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四川省短临预报一体化平台、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气候预测一体化平台功能,实现高效预报订正及一致性处理,气候监测、诊断、预测信息快速获取、智能加工处理和集成显示,提升业务平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科预处牵头,气象台、气候中心实施)

任务12:提高预报质量检验评估能力

建立全流程检验评估体系。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检验评估业务,建立0-12小时短临天气预报预警及0-3天降水、气温、风、相对湿度等全要素的客观预报检验业务。加强“全流程检验评估程序库”的建设,建立各类网格产品精细化质量监控体系。优化气象灾害预警、预警信号检验评估业务,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准确率和时间提前量的指标体系。建立25公里分辨率、逐日滚动更新的降水延伸期客观预报检验业务。建立精细到县、逐旬更新的强降温、强降水、高温等重要过程预测检验业务。加强业务质量指导评估、监督检查,推进检验评估业务重心向检验结果应用延伸,在预报员实时订正、预报算法改进中发挥作用。(科预处牵头,气象台、气候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各县(区、市)气象局实施)

(三)着力提高气象服务精细水平

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精细化监测预报产品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产品制作自动化、服务智能化、信息发布精准化水平。

任务13发展影响预报和灾害预警业务

大力发展气象影响预报业务。开展+气象”专业气象服务专项行动,推动气象服务与气象敏感行业深度融合,构建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库,加强多灾种影响评估产品研发,提升基于精细化网格预报的气象灾害对敏感行业定量化风险评估能力,融入智慧城市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用户决策提供更好支撑。(应减处牵头,科预处配合,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开展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等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和区划,建立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等在内的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基于气象灾害监测阈值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布精细到县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导产品。开展精细到乡镇(街道)和重点隐患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提高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精细化水平。应减处牵头,气候中心,数据中心,灾防中心,人影办,农气中心,防雷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4: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加工能力

强化气象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制作。基于智能网格预报和各类监测信息,优化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等主要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制作和按需一键式发布。探索基于场景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和需求分析系统,根据用户查阅习惯,智能推送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针对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美好生活需要,开发民生热点气象服务产品系列,实现用户按需网络定制个性化服务应减处牵头,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5:构建全媒体、广覆盖气象服务信息分发体系

增强公共媒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力度。建立健全与公共媒体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机制,实现当地政府主管的广播电视频道有天气预报节目,政府网站有气象信息服务专栏,政府“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能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公众媒体气象服务质量,丰富内容,稳定并增加频次和时间。进一步健全暴雨黄色以上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等气象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应减处、办公室牵头,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强化全媒体精细服务能力。发展新媒体气象服务,构建“四川气象”省、市新媒体矩阵,发展用户需求智能感知技术,实现气象服务信息靶向智能推送。依托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和“四川气象”等手机客户端,为公众提供基于任意位置的24小时内逐1小时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强化“四川气象”品牌在公众气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应减处牵头,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完善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再传播机制,深化气象与新闻广电、网信管理、通信运营等部门预警信息发布合作,推动市、县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本级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对接,逐步实现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基于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和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挖掘,发展面向特定人群的精准靶向预警发布业务,不断提高预警信息发布针对性。应减处牵头,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6深化重点行业气象服务

优化农业气象服务供给。结合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区四基地”区域布局,开展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和规模化生产特色作物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基于格点资料的农业气象产品模型并实现业务化,实现省级主要作物农用天气预报等产品精细化到县并试点到乡镇。主动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服务需求,逐步实现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的精细化跟踪服务。强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指标、核心技术、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建设,开展气候好产品(农产品)评价,探索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应减处牵头,农气中心、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构建大交通气象服务格局。聚焦四川交通强省建设战略,重点开展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枢纽、运输干线以及重大建设工程的气象保障工作,发展深度融合交通建设、运输、调度、维护等各个环节的智慧交通气象服务体系。深化与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产品发布、应急联动、风险管控合作联动机制,开展行业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发展基于智能网格预报风险预警,强化极端天气对相关交通线路安全运行的应急保障,构建智慧交通气象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应减处牵头,服务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强化能源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以水电气象服务为重点能源气象服务,发展集约、高效、智能的水电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围绕金沙江和大渡河等重点流域,探索建立西南区域流域气象服务联合体。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气候资源开展利用,发展精细化风能、太阳能资源实况监测和开发潜力评估技术。(应减处、科预处牵头,服务中心、气候中心  及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7:强化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

提升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聚焦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需求,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重点,推进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和评价业务,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功能评价。建立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业务,提升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能力,开展植被生态保护建设绩效考核气象贡献评价。(应减处牵头,观网处配合,气候中心、灾防中心和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水平。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重点区域,服务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治理需求。提升国产风云卫星遥感产品在大气环境监测业务服务中的应用能力,气溶胶光学厚度及颗粒物卫星遥感产品空间分辨率最高达到4公里、时间分辨率1小时左右。建设四川省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测业务系统,省级实现大气污染气象条件月、季预测业务化。加强臭氧、PM2.5、NO2等主要污染物及其复合污染气象条件关键参数研究,加强污染天气模型分析、大气污染潜势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不同天气形势下空气污染天气学概念模型、概率预报模型。

(应减处牵头,观网处、科预处配合,气候中心、灾防中心和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加强森林草原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四川省林火灾情数据库,本地化开发四川省林火预报模型和四川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延伸期预报模型。开展林火的小尺度气象预报技术和林火蔓延技术研究,分析利用数值预报、卫星反演、历史火情,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要素的权重,研发森林草原综合火险预报指数,对全省森林草原防火进行科学研判和布控,提升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服务效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和地表覆盖类型信息,建立卫星遥感火烧迹地评估方法,测算过火区面积,评估火烧迹地植被损失量,生成有关森林草原火烧迹地的过火面积及程度的图形图像产品,开展林火灾后评估。(应减处牵头,观网处、科预处配合,气候中心、灾防中心和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18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水平。依托气象综合观测网和人影探测设备,加FY4卫星产品、微波辐射计、雨滴谱等多源观测资料在人影业务中的应用研究,提高云降水监测的精细化程度和冰雹天气早期识别能力,优化和完善我省人影作业指标体系,优化人影指导产品,提高作业准确率。依托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建立人工增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复杂地形下积层混合云探测试验和科学研究。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农业抗旱、防雹减灾、生态保护等作业效益,开展“双城经济圈”人工影响天气常态化跨区作业和联合作业。(应减处牵头,省人影办,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提高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快高炮自动化改造和更新补充自动化新型火箭,在山区合理布设地面烟炉,逐步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开展人影作业飞机机载云物理监测。配备适用不同云系类型和催化剂类型的机载播撒装置,增强大范围云系的跨区域协同作业能力。推进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应减处牵头,省人影办,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防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广应用高炮安全锁定装置、火箭发射控制器加密装置、炮弹集成数码芯片等新技术,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整体安全性能。固定作业站点配备一键报警、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等安全防控装置,提升作业站点、运输车辆、弹药库等关键部位和场所的综合安全防护水平。推进录音电话和信息化平台相结合的空域报批系统。稳定人员队伍、加强基层队伍专业化建设。(应减处牵头,省人影办,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四)着力提高气象信息支撑水平

工作目标:建成“数算一体”的气象业务支撑平台,形成“云+端”业务模式新格局, 推进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服务高度集约,支撑“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促进观测、预报、服务业务高效协同,全面支撑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

任务19:强化存储和网络基础支撑能力

提升存贮规模和计算能力,提升资源管理服务能力, 规模达到VCPU 4000核、内存12TB、存储总容量4PB以上,建立CDP机制,关键业务RTO≤15分钟,实现省级资源池向基础设施云平台过渡。(观网处牵头,计财处配合,数据中心及各市(州)气象局承担

任务20:持续提升数据管理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能力

建设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管理业务所需观测数据、预报预测产品、公共服务产品和泛气象数据,融合省及市、县应用算法,发展数算一体,支撑全省气象业务系统。建设“天镜四川”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将全省主要观测、预报和服务系统纳入天境的监控,逐步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全局一体化监控运维。(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配合,数据中心其他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1构建支撑有力的气象数据业务体系

加强气象部门内外数据收集,统筹集约气象数据、相关泛气象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等,形成气象大数据清单,分级开展气象数据安全管理和共享服务应用。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升全省气象数据质量水平。提高气象大数据加工分析和挖掘应用能力,发展多源资料融合,逐步构建构成种类齐全、序列完整、质量可靠、实时更新的大数据资源。(观网处牵头,应减处、科预处配合,数据中心其他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2推进气象业务应用系统集约发展

落实《四川省气象局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加强业务服务项目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集约化审批,严格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集约化评估。推进现有气象业务系统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云化”改造,实现硬件集约、数据集约、统一监控,实现“数据直传、产品直算、服务直通”,逐步实现观测、预报、服务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高效协同。(观网处牵头,办公室、应减处、科预处、计财处、人事处、法规处配合数据中心相关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3: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持续提高网络安全整体能力

加强数据分级分类安全管理,落实《气象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气象数据唯一标识业务,逐步实现对外数据服务全程追踪溯源。落实《中国气象局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完成全省气象部门网络安全技术架构设计,建立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提升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气象业务网络边界和出口管控,实现气象网络分区分域管理。强化全省气象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实施,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能力建设。(观网处牵头,数据中心及相关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五)着力提高气象科技创新水平

工作目标:数值模式、智能网格预报、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高原所气象科技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得到大力提升;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创新环境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创新驱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气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任务24: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关键技术研发

发展人工智能融入气象应用领域的平台级技术。发展卫星、雷达等局地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同化应用技术,优化区域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完善模式产品后处理模块,推进数值预报创新发展。发展青藏高原东坡复杂地形下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技术,重点突破突发性强天气的定量化、概率化预报关键技术、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预测技术,发展月-季尺度多模式产品的降尺度应用及集合预测技术。发展质量实时评估的动态加权集成预报融合技术,实现实况、短临、中短期、延伸期预报到月、季预测之间协同一致。(科预处牵头,气象台、气候中心、高原所、数据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5: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围绕四川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建立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开展气候变化与区域(城市)发展相互作用影响评估技术和适应对策研究,提升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积极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和精细化评估技术的研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研发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估,城市规划,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论证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提炼相关技术指标,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标准体系。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高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形成机理等研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研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动态气象灾害风险等多项关键技术,构建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预处牵头,应减处配合,气候中心、灾防中心、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6: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

高原所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亟需的重大核心与关键科技问题,推进高原天气气候特色研究与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共同发展,强化优势学科和业务支撑能力建设。各业务单位增加研发岗位数量,建立科技和人才驱动的研究型业务模式,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成果应用。各市(州)气象局聚焦本地需求,加强协同创新,推进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流动、协作的平台优势,聚集全省优秀科研和业务人才,打造全省气象部门科研和业务融合的示范基地。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气象科技创新联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协作攻关机制,共同提升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方式,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科预处牵头,人事处配合,各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7:优化科技研发组织管理

围绕重点领域凝练好研发需求,积极争取省部级高层次科技计划和规划支持。要整合全省气象部门研发资源,优化科技发展基金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稳定支持,着力推动西南区域模式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加强实况产品检验评估和应用,提升智能网格预报技术能力,全面强化气象现代化科技支撑。完善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科预处牵头,各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8: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气象科技评价制度和成果转化机制,着力解决“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问题,强化需求牵引的科研和业务深度融合。依托省重实验室搭建全省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围绕预报技术和数据平台等主要领域,为成果业务服务应用提供测试、二次开发、业务准入评估等服务。健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成果从产出、认定、登记、评价、中试、业务化(产业化)至奖励激励的全链条管理办法和标准,推动科技成果向气象业务服务和技术标准转化。(科预处牵头,各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任务29: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刻苦钻研、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作风建设,开展科技工作者典型和榜样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科预处牵头,人事处配合,各直属单位、各市(州)气象局实施)

三、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理顺组织协调机构,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相关内设机构要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定,组织做好业务流程更新和修订,做好与气象现代化建设指标工作推动的有机衔接,加强日常督查督办,确保各项任务在具体,见成效。(各内设机构、各直属单位及各市(州)气象局

(二)强化规划引领,凝练工程项目

组织做好 “十四五规划专题研究。提早动手,超前谋划,凝练重大工程项目,将主要任务内容纳入十四五及专项规划。各市(州)气象局要强化与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衔接,围绕落实任务要求加大地方基本建设项目争取力度。计财处牵头,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及各市(州)气象局配合

(三)加强资金统筹,聚焦重点发力

统筹山洪工程、雷达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资金,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有的放矢,优先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大力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细化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衔接,确保资金效益发挥最大化。围绕地方需求,争取地方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以中央投资带动地方资金。计财处牵头,相关内设机构及各市(州)气象局配合

(四)加强人才培养,统筹编制资源

围绕新时代四川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优化人才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扎实实施重点人才计划,强化创新团队建设,加大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毕业生招录、人才引进和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机构编制支持,统筹发挥国家和地方机构编制资源效益。人事处牵头,各直属单位及各市(州)气象局配合

(五)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法治保障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推动地方立法工作,组织制修订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推进市(州)级气象立法工作。切实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严格开展防雷和升放气球安全监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预报发布、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气象资料共享管理等执法检查活动。开展重点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适应我省气象部门改革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落实标准实施反馈和监督检查机制,提升标准的质量和效益。法规处牵头,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及各市(州)气象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