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担当 响当当 ——记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刘玉琳

序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今年,是刘玉琳在雅安市气象部门工作的第28个年头。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气象干部,刘玉琳言衷信,行笃敬,敢担当,将对气象事业的忠诚、热爱,书写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一线。7月,她作为“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国气象局党组通报表扬。



刘家有女初长成

1992年2月,刘玉琳来到荥经县气象局参加工作,成了一名观测员。

报到跟班的第一天,负责带她的老观测员孟淑君说:“地面观测工作是气象部门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身为观测员,要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严格的时间观念,还要时刻遵守观测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刘玉琳听在耳上,记在心上。她跟着师傅,熟悉各种天气现象电码,观云识天,抄录数据,编发报文。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玉琳慢慢成长起来,并很快取得了上岗证,开始独立当班。地面观测工作需要整日和数据打交道,时间一长会觉得有些枯燥,尤其是年轻职工,要沉下心,非常磨人。相较于当班的枯燥,每年汛期不时发生的危险,才是“重头戏”。早些年,荥经局的观测场建在田坝里面,周围不时有许多蛇鼠出没。刘玉琳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她中午去观测地温,天气晴朗,光照很强,明晃晃的光射到人脸上,眼睛都睁不开。刘玉琳走到地温踏板上时,恍惚中察觉地温表上有一根“绳子”。当她准备用手去将“绳子”拿开时,“绳子”突然自己移动起来!刘玉琳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条毒蛇!

“还好,当时我的手缩得快,不然就麻烦了。”时至今日,刘玉琳说起那段故事,仍心有余悸。

诚然,在观测工作中,这样的意外情况并不是常有。但是,观测员遇到的危险情况不算少。每每这时,刘玉琳都会记起师傅说过的话,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和信念,好好工作,并不断提升自己。

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寒来暑往的工作中刘玉琳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逐渐转变成素质过硬老同志。

直面风雨敢担当

2007年7月,这天,刘玉琳本不上班。傍晚十分,荥经县城内突然刮起了大风,很快就雷雨交加。

将女儿送到补习班,返回家的途中,刘玉琳记起今天是张晓敏值班。那时,张晓敏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第一次遇到这样特殊的天气。想了再想,刘玉琳不放心,她干脆调转车头直奔单位。刚到门口,她就看到了正准备出去观测的年轻女孩。见到刘玉琳,张晓敏一筹莫展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意:“刘姐,你来了真好,你来了,我就不害怕了。”刘玉琳拍拍她的肩膀,和她一起找出雨衣和斗笠穿戴好,顾不得外面电闪雷鸣,一头冲进了大雨,小跑着到了观测场。

正在这时,一道闪电突然击落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观测场四周的围栏上马上冒出火星。顾不上害怕,刘玉琳带着张晓敏在观测场完成观测。头顶,是轰隆的雷鸣;脚下,是站立的土地。

“非常害怕,但关键时刻,总要有人冲锋在前。”刘玉琳说,“那一刻,我脑海中萦绕的,是刚参加气象工作时师傅的谆谆教诲。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是我的义务。”

所谓担当,是遇事不回避,不畏惧。观云测天是气象人的职责,无论风雨,该做的事一定全力以赴。

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当天,恰是刘玉琳值班。

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刘玉琳第一个到达值班室,在余震中做出了第一份抗震救灾专题预报。特殊时期,她更是连续10多天24小时在业务岗位一线坚守。饿了,泡一碗方便面充饥;困了,在桌上趴着小睡一会。在抗震救灾期间,荥经县局向社会发布抗震救灾预报60余期,手机短信80余次,服务对象达5000余人。因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刘玉琳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结束语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015年6月,经组织批准,刘玉琳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忠于事业,忠于百姓,刘玉琳将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幻化为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无私敬业。

青春无悔,奉献无声。敢于担当的人,人生自然响当当。(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