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切片”见抗“疫”担当 ——省局机关服务中心防控战“疫”行动剪影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少了往年的热闹,多数人在家“自我隔离”。但有一群人,为了社会安全、公众安全、生产安全,义无反顾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

三口之家在三地过节

一台电脑、一张办公桌、一个沙发,这是四川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关服务中心)李小川的办公室。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简约办公室里,他独自一人度过了2020年春节。

按原计划,李小川本想照顾出生仅50天的外孙女,享受天伦之乐。然而,面对疫情,他放不下气象大院的安危。“这次的疫情怕是不好对付,我的休假就取消吧。”这位有着多年党龄的党员主动申请放弃休假,并担任机关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说:“我不能只保护自己的小家,还有这个气象大家需要我。”

50多岁的他,经历过不少灾情考验。面对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他曾出色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受到上级和同事肯定。这次抗“疫”后勤工作,他再次走在前列。

对灾情具有敏锐嗅觉的他,早早地就通过多种渠道采购了消毒水、酒精、口罩、手套等物资,在应急响应前便启动人员摸排和车辆出入管控等工作。

值班督察、防控信息采集上报、防疫宣传教育、环境清洁整治、电力安全保障……每个环节,他都严抓严管,格外仔细。

成都市光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素萍来大院检查时评价道:“气象局防疫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做得确实好,值得社区其他单位学习借鉴!”经推荐后,成都市委组织部全媒体平台《蓉城先锋》专程前来报道经验与做法。

“我在二线,她才是在一线。”李小川口中的“她”说的是妻子,一名正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两人距离女儿的家不过半小时车程,但为了孩子们安全,李小川和妻子谁也没有回去过。一家三口就这样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过了春节。

当被问起一个人的春节是否会孤单,李小川笑笑:“不孤单,我们每天晚上都要视频,也算是线上一起过春节。”

图为李小川正在为进入车辆司机测体温


三套衣服被搁置一套

59岁的谢增锦平时不怎么喜欢换衣服,但这几天,他每天要换三套衣服。室外门把手上、室内门把手上、卧室的门上,还挂一套。

特殊时期,他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不少人,为保护好儿子和孙子,每当他从外回来时,都要多次换衣服进行消毒。而第三套衣服就是他为抱4个月大的孙子特地准备的。

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妻子劝他,“家里还有孩子,外面疫情严重,就别去上班了。” 谢增锦不答应,“越是疫情严重,单位越需要人,我住得近,该顶上的时候必须顶上。”家人拗不过他,只能剥夺了他抱孙子的机会,这第三套衣服也就暂时被搁置了。

守着家,难返家。从除夕开始,他就没有休息过一天。家里有可口的饭菜,他却在单位吃了十几天泡面。

为做好疫情防护宣传工作,办公系统、微信群、电话、短信及公共区域张贴发布公告……能用的方式他都用了,但仍免不了一些人员聚集在操场上聊天、晒太阳。谢增锦就把操场变成了防疫讲堂,每当有人在操场聚集,他就会劝说大家要戴好口罩,不要聚集聊天。

这个春节,是谢增锦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节。明年这时候,他已经退休了。他说:“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爱极了孙子的他,有天加班夜归后,站在门口,隔着三米,远望熟睡的孩子,自言自语:“乖乖,爷爷也怕,最怕影响你的健康。爷爷爱你,但爷爷也有责任,你一定要乖,等疫情过去了,爷爷好好疼你。”

图为谢增锦指导工人喷洒消毒水


三个穿花裤子的男人

消杀工作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局大院,进行一次消杀需要三个人齐心协力奋战三小时。24日一早的消杀工作由谢增锦、朱彪、黄清树三人负责。他们每人领取了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个喷洒枪、几瓶消毒粉和酒精,铺开阵势。

从办公楼到宿舍区,从车篷到操场,从前门到后门……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们都十分熟悉;院内有啥变化,都逃不出他们的眼睛。

三个人忙碌的背影中,花色斑斑的裤子特别扎眼。因为消毒粉对布料有腐蚀作用,一趟消杀工作完成后,原本黑色的裤子,多处会变成红色。他们也就成了 “穿花裤子的人”。

那天,局领导安排了特供盒饭。当天是谢增锦59岁的生日。领到盒饭的仨人本想凑在一起为老谢庆生,但朱黄二人只能在他办公室门口喊上一声:“老谢,生日快乐!”随后,便各自去独立的空间就餐。

这天的盒饭格外好吃,里面的回锅肉,恰好是老谢最爱吃的菜。

上班前,谢增锦曾答应家人,生日这天早点回来。但忙完工作已是晚上8点。回家前,他还不忘去照看独居且腿部受伤的退休同志李淑芳,帮助行动不便的她倒垃圾和消毒。

到家,换下花裤子。妻子做好了饭菜,儿子、儿媳准备好了生日红包。不管回来多晚,家人都在等他。老谢不觉得这生日过得辛苦,唯一的遗憾是,不能亲手抱孙子。

(周雯 戈俐娟 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