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气象有为】攀枝花市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五周年之以高水平气象服务保障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日期:2024年08月05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到“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念兹在兹。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赋予了攀枝花为西部地区、高山远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样本的重大使命。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期间及之后对攀枝花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给予了亲切关怀。

攀枝花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在山峡之中崛起繁花的火红年华之后,新时代再一次把重大历史机遇赋予了这座年轻的英雄城市。风帆已扬,重任在肩,攀枝花市气象部门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的职责定位,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实干力量,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知所从来,在树牢共富思维中深化气象思索。

攀枝花市气象部门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和“气象工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把准攀枝花气象工作在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精准发挥气象服务效能。

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做强决策气象服务、持续优化递进式气象服务,筑牢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立足攀枝花旱、雨季分明且旱涝易急转的气候特点,全面梳理气象服务产品,将决策服务产品直送市领导案头,实行“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递进式气象服务,发布的气象信息专报成为部署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助力地方连续七年实现防汛减灾“零死亡”目标。2024年市委书记张正红到仁和区气象局实地调研充分肯定全市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市长范继跃在全市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会上点名表扬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深化开放合作意识人操弓,无中。攀枝花市气象部门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共赢格局。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热科院南亚所构建合作平台,通过共建试验田、共享实验设备、共同试验研究等方式开展物候期观测、研发气象服务产品,形成了一套具有攀枝花特色的“观测+科研+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聚焦科技能力提升,加强与市科技局沟通对接,成功申创市级灾害性天气防御与气候资源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加强与高原院交流合作,获得高原院攀西(攀枝花)分中心试点支持,为进一步加强攀西地区天气机理研究,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打好了坚实基础;聚焦金沙江流域气象协同发展,2023年5月牵头召开首届川西南滇西北四市(州)气象部门联席会议,签订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现已完成市内与周边华坪、永仁5部X波段雷达组网应用,实现了“左右岸”气象信息共用共享、气象灾害联防联控。

树立生态价值意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近年来,攀枝花加快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康养生态旅游度假产业,市气象局结合攀枝花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深挖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气候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气候生态价值实现。2023年11月,市气象局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发展大会,攀枝花在大会中率先发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典范城市”示范行动,与26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地区代表构建宜居城市伙伴共同体,不断加强城市之间的链接与互动,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三个圈层”联动发展体系搭建了平台。此外,助力米易县、盐边县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米易县新山乡、盐边县红格镇创建成为“四川特色气候小镇”

明所将往,在助力共富区建设中汇聚气象力量

攀枝花市气象部门以“两个现代化”为目标,以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夯基础、优机制、提能力、争一流”行动,全面融入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争取政策强支撑攀枝花市实施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以来市气象局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向上对接,20234月,争取省气象局在省直部门中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我市建设与同富裕试验区相适应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同年8月,推动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与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健全气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机制,补齐气象监测预警短板弱项,加强多方协同合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等方面进一步落实政策支撑。10月,推动市政府制定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攀枝花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指引方向、明确路径。

优化机制提效能优化调整自身业务单位职能职责,实体化运行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有效打破业务单位间、业务骨干间信息共享、技术合作、资源整合壁垒,集约、有序、高效的业务工作协同保障机制作用日益凸显;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气象需求为导向,推动未设气象机构行政区理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气象服务供给均等化;重塑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更加聚焦人才培养梯次和注重发挥考核激励实效。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对8名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

党建引领汇合力强化党建引领,擦亮“花城气象☆风雨同行”市属重点党建品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将支部建在一线工作单元,落实“党建+干部能力提升、业务服务增效、和谐单位建设”新举措,真正将党建、业务两根“平行线”拧成“一股绳”。通过深度挖掘攀枝花特有的“三线建设+阳光文化”气象底蕴开展气象科普馆、气象历史馆建设,凝聚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合力。

大道之行,在保障共富区建设中凝练气象经验

筑牢“硬支撑”近三年,新建补短板区域站22个、山洪气象监测站点33个、3 部X波段雷达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共建有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60个区域气象站(其中国家级区域自动站8个)站网平均间距达6.7公里,布设有3部X波段雷达、2部风廓线雷达,2部微波辐射计,稳定的垂直观测体系初步建成。完成市局新业务楼主体建设,有序推进气象国债项目实施,完成仁和垂直地基观测系统项目选址,启动新一轮台站项目编制,储备4个可行性强、投资效益高的实用性项目。联合市发改委启动“十五五”气象发展规划编制,初步明确13项主要发展指标和17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仁和区第一轮气象高质量现代化先行试点获评优秀等次,第二轮“共同富裕气象服务县级样板”省级试点得到仁和区政府重视支持。与市应急、自规、水利等部门建设灾害预警闭环管理靶向智慧信息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能力,形成多方协同的良好局面。

探索“好经验”芒果特色农气服务更加规范。高质量召开特色农气中心联席会,深化与省级业务单位、农业部门、科研院所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依托攀西晚熟芒果产业集群及现代农业园区项目,落实地方资金39.25万元升级芒果农气科研业务设施设备基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制定《攀枝花市芒果气象服务中心三年建设方案(2024-2026年)》,定期发布芒果气象服务周报、专题预报、灾害性天气风险预警,创新开展凯特芒果可采成熟期预测,面向种植大户的“直通式”服务成效得到农业部门、种植户充分认可,被多家中央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重大交通气象服务不断拓展。获市财政150万元经费支持,联合高原院开展攀枝花安营机场人工消雾试验,助力破解攀枝花共同富裕交通发展瓶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拓展水路航线气象服务,与交通运输部门就开展二滩库区水路航线气象服务达成初步意向,预计地方资金投入77.60万元。现代工业气象服务取得突破。持续深化水电、能源、烟草等传统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务。联合市应急管理局试点开展攀枝花市非煤矿山“点对点”精准暴雨预警气象服务,助力企业在确保汛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扩大效益。市县一体统筹推进气象科技服务提质发展。

回望来路,更知所向何方。攀枝花市气象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局党组总体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改革突破、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全力推动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文:李世婷  审核:石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