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雨打志愈坚 初心不改成气象 ——长征精神哺育成长的气象人郑家骅印象


编者按:回顾历史,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气象事业亦然。当年一批批年轻人满怀报国热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报名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挥洒血汗,奉献青春,虽历经千辛万苦,但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楼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家骅,一个福州市小伙子,就是当年千万个热血青年之一,怀着军人梦想,千里碾转,万里颠簸,来到西南边陲的西康省巴塘县,成为西南空司气象处一名普通气象兵,用热血、智慧和勇气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艰难起步添砖加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对郑家骅老先生的宣传报道,就是对所有曾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的敬仰、追思、铭记!是为了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气象强国。


偶然机会 结缘郑老

说来惭愧,虽与郑老同住一个大院多年,但与之并不相识,与之结缘是因为2020年在普查馆藏珍贵档案时,意外发现的一张十分珍贵的老照片:1957429日,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怀仁堂前草坪上与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合影,其中郑家骅等8名四川代表赫然在列。因为有四川代表在其中,我对这张老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四处打听当时参加会议并合影的8名四川代表,遗憾的是因年事已高,大多已作古或调往外地。令人欣慰的是郑家骅老先生还健在且就住在省局大院里,于是我便有了结识并采访老先生的强烈愿望。经人介绍,我终于认识了郑老先生。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原来经常在大院里散步的衣着朴素、性格平和、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就是郑家骅,可我竟然一直对其“熟视无睹”,不曾想他曾是受过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的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


1 郑家骅先生近照(2020年)

如今郑老已是耄耋之年,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情况,我不敢贸然去打扰。经请示,在局领导及有关处室协调下,我得以来到郑老家中与其座谈交流。郑老和爱人罗凤鸣阿姨和蔼可亲,热情地招呼我入座。落座后老人的话匣子就从这张珍贵的老照片开始,向我们描述了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幅幅画卷,其中充满了艰辛、磨难、险遇、痛苦、紧张、自如、激动、喜悦、自责……。与郑老交谈轻松愉快,从交谈中我能深刻体会到郑老先生“人生百味都尝遍,献身气象终无悔”的气度和胸怀!                     

先进代表 进京参会

1957422日—430日,第一次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结束的前一天,与会代表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邓小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郑老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图2 19574月,郑家骅代表理塘县气象站参加全国气象先进工作代表会议

时年,郑家骅尚不满22岁,刚刚经历了康巴叛乱的生死考验,突然接到去北京参加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的通知,既高兴又激动。想着就要去到神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会,郑家骅早已忘了自己经历月余的康巴叛乱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和危险,精心准备一番(就是穿得比平时稍微干净整洁一些),代表高原理塘气象站,和四川其他7名代表奔向了梦萦数回的首都北京。

429日上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天空格外地蓝,空气沁人心脾。中南海怀仁堂前绿草坪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76名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衣着整洁、精神焕发,兴致勃勃的交谈着,心情激动地静候着光荣时刻的来临。10点整,敬爱的毛主席、朱副主席、邓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迈着稳健的步伐,从怀仁堂步入绿草坪,来到同志们中间。此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激动地涌出了热泪。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面容慈祥,微笑着频频向代表们招手、鼓掌答礼,随后和大家合影留念,给大家留下了终身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代表,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气象事业的重视和关怀,是对气象工作者的无限期望和鼓舞,也是授予气象工作者的最大荣誉和最高奖赏,激励着一代代气象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勇往向前、不断开拓、与时俱进!

讲到这里,郑老不好意思地说出了一个小秘密,也算是大合影前的一个小插曲。由于毛主席公务繁忙、日程紧张,对于能否亲自接见代表们并合影留念并不确定。突然接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要亲自来接见并留影,郑家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为了郑重起见,他决定在主席接见大家之前找个理发店把头发理理以示对领导人的敬重,但年轻的郑家骅万万没想到,若不是同伴们四处寻找,就差点错过了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见面合影的机会。


惜别家乡 西行参军

图3 福建省立商校的郑家骅(前排披授带者左)参军前与老师、同学合影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大规模经济建设在即,又适逢抗美援朝非常时期,为了适应国防和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亟需建立我国气象台站网。西南、西北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比较艰苦,多民族地区社情比较复杂,建站任务尤为迫切而艰巨,最缺的是气象技术干部。当时军委决定从上海、福建等地招收一批青年学生参干,在成都、兰州分别成立气象军干校,培养我国自己的气象观测技术人员,以满足建站和观测需要。

当年还是福建省立商业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的郑家骅,因为符合“共青团员、成绩好、身体好”三项要求,成为同学们眼中羡慕的佼佼者,有幸成为学校被选中的三名入伍参军者之一。

1951727日,闽江北岸人群集聚,在一片恋情的歌声和深情的呼喊声中,即将年满16岁的郑家骅,背上挎包,告别朝夕相处的家人、乡邻和儿时的乐园,赤脚登船踏上西行参军的征途。


轮船、汽车再转火车,经南平、上饶,抵达上海稍事休息,即借道陕西宝鸡,翻越秦岭,再经过4天长途汽车颠簸抵达成都锦江河畔的小天竺街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处,成为一名空军气象兵,也是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干部训练大队第二批学员,从此开始了向往已久的部队生活和学习,开启了自己人生事业的起点。              

历尽艰险 巴塘建站

在成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初步训练,19524月大家即将分配到各地开展建站工作。战友们纷纷表决心,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尽管康藏高原条件艰苦恶劣,但却是大家最向往的去处。未满17岁的郑家骅也写了决心书,坚决要求去高原上建设气象站

郑老,据说气干班的学员很多地方都抢着要,当时您是年龄最小的,本可以选择分配到成都周边条件好点的地方去工作,您为什么非要到巴塘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哪里艰苦哪安家,这是当时我们每个人的最真实想法,能获批到最艰苦的地方就是最大的光荣。当时我很庆幸自己竟然成为近300名战友中的4个幸运儿之一,因此内心无比激动,”顿了顿,郑老接着说道,“临行前,部队首长一一和我们握手,祝贺我们的申请获准,并告诉我们要建立一个担负地面、高空测报双重任务的站,还嘱咐我们,巴塘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勉励我们走红军的路,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首长的话一直都这样激励着我,无论怎样恶劣艰苦的环境都没能让我退缩过。”言谈之际,郑老眼中仍然透露出喜悦和自豪。

到巴塘前,先到雅安待了一个多月,主要是复习业务,重点是熟悉测场布局、设备安装以及各种查算表的制作,同时还要学习掌握有关民族政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政策。

5月中旬开始,从雅安乘车经天全翻二郎山,过泸定桥抵达甘孜州府康定,在此陆续迎来站长高步仁、事务员刘凤儒、炊事员杨运兴和从折多塘气象站调来的艾振寰同志,全站8个人全部聚齐。于是动身徒步前往目的地巴塘——一个与西藏仅一江之隔的高海拔之地,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最令人头痛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进口的美式氢气缸的运输,缸体加包装重约125公斤。由于山高坡陡,路窄林密,羊肠蜿蜒,时有悬崖峭壁,极为难行,不要说车辆,就是骡马牦牛也难堪驮运任务,人抬是最佳选择。

为了节约经费,早日到达目的地完成建站任务,郑家骅和大家一致决定由他们自己亲自担负氢气缸的搬运任务。78日,郑家骅和战士们抬着氢气缸及其他设备仪器从康定出发,一路雪山河流、密林乱石,他们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险、夜晚低温、粮油断顿等种种困难,跋山涉水,任凭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腿脚浸水后寒风一吹,皲裂、流血、结痂、脱落早已习以为常,起初还能拿猪油当护肤品擦擦,后来连吃的油都没了,只能任其自然,不予理会。由于路况险恶,大家有时可以八人抬,有时六人抬,有时甚至只能2个人抬,实在不行了就用绳子拴住缸体顺着坡势一点点往下滑行。队伍中数郑家骅个头、力气最小,但犟脾气的他从不愿服输,从不肯接受大家的照顾,轮到他抬缸时,一上肩就一直抬到换班为止。因为“我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克服困难,战胜饥寒,在艰难困苦中考验自己”。

经过27天的长途艰苦跋涉,队伍终于抵达巴塘县郊架炮顶。放下沉重的氢气缸和行囊,每个人一头倒在地上不想动弹。历经近一月的苦行军,水浸汗渍,不洗不漱,大家身上都散发出一股浓烈的味道,满身虱子肥了,人却瘦了一大圈。

尽管大家都累得不想动弹,但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自 5家乡政府致郑家骅的喜报(1952

己来这里的使命和任务。稍事休整后,大家立即投入到气象站的建设工作中:平整土地、安装设备、测试仪器。经过20多天的紧张繁忙的努力,巴塘第一份天气和测风报告终于在91日发往成都,填绘在天气图上的巴塘站圈内,为保障西南进藏航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抬氢气缸进巴塘建气象站,很快受到军委气象局和西南气象处的通报表扬,《歌唱巴塘气象站》的歌曲、快报,在全国气象部门广为传颂。“艰苦,是光荣!信心,是力量!”正是对郑家骅等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精神、作风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后辈气象人的激励和鞭策!

图6 中国气象局首任局长涂长望签署的通报表扬

乐在其中 高原观测

巴塘建站不易,观测也十分辛苦。高原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即使是盛夏七八月,也有可能会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至0℃以下。大雪一下,四周一片银装素裹,白茫茫分不清东西南北。有时又会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尘雾弥漫,人在室外很难立稳,视线受到极大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气象观测,其难度其辛苦可想而知。但一想到巴塘是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郑家骅心中总是充满了激情和自豪,哪还把这些凄风苦雨、寒霜白雪、飞沙走石当回事。为了不辱使命,17岁的郑家骅每天坚持和大家一起准时进行观测、放球、发报。至今,郑老仍珍藏着几张当时的工作照:其中一张,郑家骅穿着厚厚的棉衣,俯身扶着三角架上的美式光学经纬仪,通过经纬仪观测氢气球在空中的高度和仰角,同事阮宝康则在一旁伏案记录:一边看闹钟,一边在绘图板上记下郑家骅报出的数据,计算高空的风向、风速。当年郑家骅和大家制作月报表,以及后来预报使用的计算工具都是中国最传统的算盘。

7 左图:郑家骅和同事阮宝康在测风(1952) 右图:郑家骅工作照(1952

图8 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

险遭不测 理塘平叛

1955年元旦刚过,郑家骅奉命调到理塘县气象站任观测组长。从巴塘到理塘要翻越5100多米高的大雪山,经过毛牙坝,正值严冬,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在大雪山上露天夜宿,睡在帆布马搭子睡袋内,久久难以入睡,清晨起来一片白茫茫,睡袋上结满了直径约1毫米的柱状白霜。

理塘县气象站坐落在县城最东头南面,土墙围着一块大草地,一幢不大的藏式平顶土房,便是郑家骅和同事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三合一用房。理塘站是国家基本站,而当时站上只有3个人,工作十分辛苦。到达理塘后,郑家骅便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理塘测场海拔高度为4100余米,气候条件比巴塘更差,多年平均气温仅3℃,一年12个月都有霜冻出现,冰雹多、沙尘大,可谓是“晴天满嘴沙,雨天两脚泥”。因为风沙盛行,当地流传着“理塘糌粑吃不得”的谚语。终年夜间值班都要烤火取暖,盛夏夜晚看“坝坝电影”(露天电影),还得穿上皮大衣,生活用水更是理塘县的一大难题。

郑家骅除了要克服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外,更要命的是自1956年初开始出现叛乱分子暴乱的迹象,当时的气氛已十分紧张,战事一触即发。南路工委和县委、县政府,及时向各单位通报情况,并积极布置反击叛乱准备。

39日清晨,罪恶的康巴叛乱枪声响起,一名公安战士在巡查县城饮水断流情况时不幸中弹牺牲。战事由此开端,气象站和县电信局成了叛乱分子攻击的主要目标,“活捉气象站的年轻人”也是叛乱头目下的命令之一。当地领导对气象站实施了重点保护,叛乱前一个月,在此加固了工事、增派了人手和武器装备以防不测。4名气象工作者中有2名具有实战经验,郑家骅和另1名同事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刚开始难免有些紧张,但在站长沉着应战的鼓舞下,大家很快恢复了平静的心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决心,既然上级如此重视气象工作,战时的气象记录就不能中断,一定要坚持观测发报。从值班室到观测场相距20米左右,有专设小路通往。战事爆发后,每天叛乱分子都试图攻破气象站防线,子弹不停地从气象站的上空呼啸而过。为了保证正常观测发报,郑家骅和同事们轮班时,都是匍甸进入观测场,以最快速度完成各项观测记录后,再匍甸返回值班室,观测气压、编码发报。当时用有线电话传到县电信局发出。然而战事第二天,传报的电话线被破坏,便由非值班人员轮流顺着城内战壕送报至300米外的电信局。南路工委赵书记得知气象站观测员冒险送报后,便派了一名通信员专为气象站送发天气报告。战事一天比一天激烈,枪弹如雨点般密集,公安中队一名战士在反击中不幸壮烈牺牲,观测员及明业也中弹受伤。为了安全起见,按照上级指示,郑家骅和同事将百叶箱移到值班室前继续进行观测和发报,测场内地温、蒸发量等观测项目则暂停工作。叛乱分子有3000多人,将县城层层包围,而全县能参与战斗的人员不足600人,敌我力量悬殊,上级已作出突围的安排。被围困的那段时间,缺水断粮,以至每天限量供水,洗漱全部停供,多吃稀少吃干以度过粮荒。   

经过月余的坚持,324日终于迎来转机,气象站接到转送来的机要电报,被要求向成都拍发每小时一次的航空天气报告。可是,全站3个观测员从未编发过航空报,但郑家骅和同事们并不气馁,立马找出以往电报进行分析研究,很快弄清了编码格式和内容,次日便开始编发航空报。327日,飞机数次抵达理塘、巴塘上空,地面部队也随后赶到理塘,叛乱分子纷纷四散逃窜,县城逐渐恢复了平静。大家把百叶箱等仪器迁回观测场内,331日恢复了正常工作。赵书记风趣地对大家说:“人们传说飞机是气象站打电报请来的,你们的工作很重要,为康巴平叛作出了贡献。”

经过康巴平叛的考验,郑家骅战胜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强,遇事更加果敢勇毅。困平叛中气象服务有功,19574月,郑家骅代表理塘县气象站,出席了在首都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向中央气象局领导和与会代表汇报了理塘平叛中气象站的工作,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其照片和事迹也登上了《中国青年报》,还不定期被邀请到有关院、校作专题报告。当郑家骅手捧少先队员献的鲜花,戴上红领巾,参加团中央举办的晚会时,激动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但面对荣誉,他却常常扪心自责,康巴叛乱中理塘站残缺了3月上、下旬的气象报表记录,这在他心里成了永远的痛!

图9 家乡政府致郑家骅单位的喜报(1955


响应号召 建制转移

10 西南气象处颁发给郑家骅的三等功臣证

1953年,中央军委、国务院联合命令,各级气象组织,由军事系统建制逐级转移到政府系统(简称“转建”),以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原西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于10月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气象处。各省军区气象科,改属各省人民政府建制(西藏除外),并于195411日转由地方供给,与西南军区正式脱离了隶属关系。适应形势需要,郑家骅积极响应上级安排,也于19548月由西南空司转建至地方政府系统。由于在长期工作中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无私奉献、能力突出,郑家骅荣立三等功,获得西南气象处颁发的功臣证书。证书上载明:1.思想纯洁,在建站行军中能吃苦耐劳完成任务2.工作中细心,工作中错情一贯少,曾有7个月消灭错情(一九五四年九月止)。另外在转建时上级经费未拨到,而自己将津贴拿出作为伙食费,并能动员大家克服困难。


业务精进 预报而研

在理塘担任观测组长3年多,经历了当地自然条件的艰苦磨炼和康巴叛乱的生死考验,郑家骅变得成熟多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提高。根据工作需要,19589月,郑家骅到雅安(四川省气象学校)接受气象预报短训1年后到成都中心气象台从事气象预报工作。郑家骅天生就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料子,总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由于在西南空司气干班训练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这么多年的艰苦磨炼,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而且记性也特别好,某年某月某日的观测数据、气象时况,他都随口道来,分毫不差,在气象预报岗位上干得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作为四川省独立培养的第一代预报员,在20年的预报生涯中,为提高四川省的预报质量作出了艰苦努力和重要贡献。作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负责人,开展了多项具有四川盆地和高原天气特点的预报方法研究和改革,并亲笔撰写工作总结,发表专业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会议交流发言,所主持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奖。

回顾20年自己做过的预报,不知有多少次,总的来说,郑老对自己的预报准确率还是挺满意。最令郑老记忆犹新的预报有3次。第一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处于热恋中的郑家骅约女朋友到人民公园去耍(玩儿),女朋友就问:“天气预报员,明天会下雨么?”,郑家骅面对女朋友的“发难”,肯定地说不会。结果两个人却被淋了个落汤鸡,从公园里落荒而逃。第二次:1963年国庆节前一天,成都市长把郑家骅叫到开会的主席台前问:“预报员,明天我们有游行队伍,你说什么时候雨能停?”面对市长的询问,郑家骅虽然做足了功课和思想准备,但还是不免紧张,以至于脚心冒着冷汗地回答市长:“明天9点以后,只能游行,不能跳红绸舞,地上都是水。”“那么今天晚上能不能放烟火?”“十点钟前可以!”郑家骅的回答既肯定,又担心,其中包括了科学因子、经验成分,同时还掺杂了一些赌注成分。毕竟那时天气预报主要还是要依靠个人的经验,加上四川地形复杂,预报难度大,“天有不测风云”在四川尤为突出。然而,老天开眼,当天晚上和次日的成都天气和郑家骅的心情一样爽朗,好像成都天气变化的遥控器就掌握在他手中,那是他从事预报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他为国庆庆典气象保障服务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三次:1975年,在成都中心气象台工作的郑家骅,作为主要负责人制作了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攀登珠峰最佳时间的天气预报,向登山队带队领导提出“借助凌晨月光照明登山最佳,争取午时12点前下山返回大本营比较安全,这样可以避免下午的大风沙”的建议。时任国防部长的叶剑英同志接到请示后,明确指示:“请按成都中心气象台提供的预报登顶!”结果登山队顺利登顶并安全返回大本营。为此,郑家骅受到国务院农牧部和国家体委通电嘉奖和感谢,并携文参加全国预报经验交流总结会。

那个年代,预报主要靠观察和经验的年代,气象台里一群预报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报意见,意见不一致是家常便饭,有时争到脸红脖子粗也没个结论,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打赌。张老师说:明天要是不下雨,我就把脑袋送给你!李老师说:好,明天你要是输了,就请我们大家吃饭!郑家骅自然也养成了自己的“打赌强迫症”。预报员的压力不在于输了请吃一顿饭,而是赌输了一天的糟糕心情,这种心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精神!


组织有力 转岗管理

19788月,郑家骅再次转岗到省局业务管理处,先后担任预报管理员、科长、副处长。在管理岗位上,郑家骅再次展现他军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作为技术负责人、主要组织者、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暴雨、干旱预报方法改革试点工作,大大提高了盆地暴雨和干旱预报能力;组织全省气象台填图、分析预报工作抽查、普查、评比工作,大幅提升全省天气预报水平,取得宝贵经验,并参加全国天气图分析讨论会与众分享。组织实施《数值预报产品在气象站预报的推广应用研究》,研制气象站物理综合预报方法及其系列程序,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成功为当年67月三场大暴雨预报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科研成果在成都、绵阳等多地得到推广应用。主编《传真图表资料的分析应用讲义》为《四川气象》(1984年)连载并被列入国家气象局情报所气象科技资料;承办完成《四川省短期天气预报手册》编写工作,于198612月正式出版,深受业界欢迎;根据考察结果撰写《冬半年台站预报业务分工决策论证报告》,提出“按相似天气区综合天气过程,建立通用预报方程,以减少台站建立方程的重复劳动”建议,其中基本内容得到《气象》杂志社认可并约稿,取名《按相似天气区制作春季连续低温天气分片指导预报的试验》。

图11 郑家骅199611月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携后进 培养人才

郑家骅不仅自身业务过硬,而且还通过业务指导、培训授课等多种方式途径,培养了一大批气象业务骨干,为四川省气象事业的发展补充了许多新鲜血液。在他指导下,泸州市气象站余先超能熟练应用500hpa旬、月平均高度制作干旱长期预报,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余先超据此撰写的《伏旱长期预报初步探索》在郑家骅指导下获得1979年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5年指导尤潜、江毓忠撰写《B模式500hpa48小时高度预报误差检验及其业务应用订正方案》,参加全国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经验交流会,并入选会议文集;多次在省局举办的县站预报员及站长训练班、数值预报产品应用训练班,以及雷达、卫星云图分析应用训练班授课;先后受五个地市气象局聘为技术顾问,并受邀为四个局台进行应用技术专题讲课;在气象台做预报员期间,指导实习生多人,并为服务组讲授天气学。郑家骅知识丰厚、经验充足、态度和蔼,授课清晰明白,让学员受益匪浅,深受学员欢迎爱戴。


魂牵梦萦 光荣入党

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郑家骅还很年轻时就有的一种渴望。在他的记忆中,每当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总是党员、团员冲在前面,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这对年轻的他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他也是始终以实际行动争取着早日实现入党这一宏大愿望。然而由于一个意外,他却被拒组织门外多年。

解放之前,由于与台湾仅一海之隔,福建居民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之间求学、谋生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时郑家骅的哥哥便在台湾大学求学。不曾想,当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一下切断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通道,郑家骅的哥哥从此便与家里失去了联系。而郑家骅在报名参军时也没有多想,便把哥哥在台湾求学的事情写进了履历表中,这就给他后来的不幸遭遇埋下了祸根。文革开始后,有人根据郑家骅履历中哥哥求学台湾一事,污蔑他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反动分子”、“里通外国的罪人”,从此郑家骅不停地遭到抄家、恐吓、监视、跟踪,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直到文革结束,其工作、生活才恢复正常。但这些并没有影响郑家骅对党组织的信任,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积极性,反而在预报和科研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小进步和成绩。

鉴于郑家骅一贯的思想表现和工作业绩,198110月党组织正式吸纳他成为组织的一员,并在不久之后选举他担任支委。能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家骅感觉这是他一辈子最光荣最幸福的事!只不过这份幸福来得迟了些。


12 郑家骅全家福

结语:从不满16岁的懵懂少年,到1995年光荣退休,郑家骅在气象战线奋斗了40余年,如今年届耄耋之年,郑家骅亲历了新中国气象事业的艰难起步、曲折发展、突飞猛进,经历了无数磨难,获得了诸多荣誉,也培养了一批批气象人才,《中国青年报》、《中国气象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媒体先后都对他进行过采访。荣誉面前,郑家骅显得十分平静,他把自己的成绩和荣誉都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归功于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他说他是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工作过的,是长征精神给了他坚强的毅志和无穷的力量。郑家骅坚强、勇毅、睿智、乐观、豁达、平和、热诚,退休后仍积极发挥余热。尽管早在15年前就身患前列腺癌(后又转化为膀胱癌),但他却坦然面对,泰然处之,而对于别人的求助,总是有求必应,献爱心、携后进、带病参编气象志,诸多事例不一而足,郑老从中不仅收获了愉悦,也战胜了病魔。看到如今中国气象事业已进入现代化快车道,郑老感慨万千,有喜悦、有伤悲、有自责、也有欣慰,长征精神鼓励他走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身气象事业,他觉得此生无悔无憾。他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长征精神照耀下,中国的气象事业一定会立于世界气象之巅!

采访:刘霄     编辑:刘霄  王凌  代华  吕结  李宏)

参考文献:

[1]舒张惠,刘陈平.一个气象预报员的天空[N].华西都市报, 2009.9.

[2]姜永育.高原上的艰苦岁月[N].中国气象报,2009.10.

[3]黄克,陈蒙川.天有不测风云 他们天天预测风云[N].成都商报, 2010.3.

[4]陈少峰.难忘的记忆 巨大的鼓舞[A].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编委会.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第二辑)[C].

[5]姚国士.西南军区气象处的组建和发展[A].刘英金.风雨征程——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50-51.

[6]郑家骅.忆巴塘建站[A].刘英金.风雨征程——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97-99.

[7]郑家骅.忆理塘平叛[A].刘英金.风雨征程——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05-407.

[8]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气象志[K].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27.

[9]郑家骅、罗凤鸣夫妇口述.2021.6

鸣谢:

省局领导

省局办公室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