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气象(七):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背后 有这样一群安全施工“哨兵”

日期:2021年07月05日

记者: 周雯文科吴冰清

628日,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上,滔滔江水滚滚流入,驱动两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高速转动,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首批两台机组投产发电。

“太激动了,心中由衷的自豪。”四川省凉山州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邹琪美不住感叹。和数万扎根高山峡谷日夜付出的建设者一样,邹琪美也在此“安家”10年了,她以安全施工“哨兵”的身份,见证了白鹤滩水电站的“成长”。



十年如一日24小时轮班 避让不利天气共计上百次

金沙江畔,白鹤滩旁,“大国重器”屹立于此。邹琪美的“家”也扎根在此。

201171日,邹琪美带着陈文龙乘客车,由溪洛渡水电站转场至白鹤滩水电站,成为首批进驻白鹤滩水电站站址的工作人员。当天,第一份《白鹤滩水电站短临预报》发出。

在给丈夫发出的一条信息中,邹琪美写道:“白鹤滩这个活怕是得干到退休了。”从最初住板房、仓库、到六城坝临时营地最后到上村梁子营地,邹琪美和同事们在白鹤滩一守便是十年。

白鹤滩位于层峦叠嶂的横断山脉深处,是典型的河谷气候。每年46月气温可高达41℃,地温超过70℃。除了高温挑战,大风同样不可小觑。这里,每年7级以上大风240天,2019年自动气象站甚至监测超过12级的大风。

这样的天气,不仅对人是巨大的挑战,对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202096日,白鹤滩建设工地出现开建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值班室内,凉山州气象台巫前文紧盯着红外云图,果断研判出坝区可能仍会有区域暴雨天气过程。随即,气象保障服务组经与四川省气象台、凉山州气象台,上下游及乌东德气象台共同会商,提前发布大雨强降雨天气预警,启动暴雨Ⅳ应急响应。

白鹤滩建设部下设的防洪度汛值班室接到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大坝浇筑立即暂停,工人们为大坝盖上防雨布,紧随而至的狂风骤雨未改变混凝土的含水量;各参建单位迅速撤离人员,无人员伤亡。

为了随时监控“魔鬼天气”,气象保障服务组每天324小时轮班,科学防护避让不利天气共计上百次。



精准高效的天气预报助力构筑安全吊运“空中走廊”

在白鹤滩大坝左右岸两侧坝肩边坡上,7台缆机分高低两层在两岸平行轨道上运行,构筑起大坝混凝土、设备材料吊运的“空中走廊”建设白鹤滩大坝所需的800多万方的混凝土、约12.6万吨金属结构等材料及设备吊装,都是依靠这730吨平移式缆机运送的。

大风之下,如何保障高空的缆机安全运行?在缆机设计阶段,气象部门就支了招。

20143月,在湖北宜昌召开的白鹤滩大坝招标标书修改审核会议上,顾林康作为气象专家提出:“缆机的吊罐受大风影响明显,阵风忽大忽小,会加大缆机吊罐的摆动幅度,造成安全隐患,缆机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抗风级别的把握”,并就不同天气形势给出规划建议。

高空吊运,既有规定的“行驶路线”,也要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如何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避免缆机碰撞,气象部门精准高效的天气预报提供了最佳“运行路线”。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部主任汪志林介绍:“我们会根据天气实际情况,依托大坝全景信息模型、缆机运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缆机科学高效调度。”

此外,为保证在各级风速条件下缆机安全运行,气象部门还建立了白鹤滩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平台,与建设部门共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有效保障极端天气下的缆机运行安全。



“定制”树木移栽专题天气预报 擦亮绿色发展“生态底色”

距离白鹤滩主坝上游约4公里处,青山环抱中,有一片超过14万平方米的植物园,107棵古树在这里“安家”,最大树龄达180年。

这是电站建设者为保护施工区、淹没区古树移栽而专门修建的“伊甸园”。而为了保证移栽树木更好地生长,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白鹤滩树木移栽专题天气预报》,给出最适宜树木移栽的时间建议。

水电工程建设最大的效益之一,就是改善和重塑区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蓄水前后的动植物监测对比是水电开发后期的重要工作。

在白鹤滩,由气象部门选址、安装、维护的动植物监测摄像头24小时不停地运转,监测结果实时传输至上海某动植物研究院。今年56日,白鹤滩水电站开始蓄水,蓄水前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影像资料被分类收藏,结合蓄水后的资料便可以进行动植物生态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