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走向“我们”,气象日焕发更多生命力

日期:2021年03月26日

 春暖花开,正是一年好时节,又迎来一年一度的“3·23气象日”,四川省气局围绕主题“海洋,我们的气候与天气”,以开放融合打开多维对话新态势,以技术思维增加多元需求新供给,打造了一场全新的气象科普盛宴。

部门联合,助推气象局C位出圈,吸引十万流量围观

在今年3·23活动中,四川省气象局牢固树立以公众需求为本的思想,加强与系统内外多家单位的联动“营销”和信息共享,围绕气象一个核心,聚焦宣传一个目标,统筹系统内外一切资源,实现多部门合力“唱”好一台科普大戏。


省局3.23活动现场图片

3月初,在省局办公室、省气象学会的指导下,科普宣传中心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活动前夕,在四川气象全媒体矩阵展播高品质气象科普视频,观看量过万。3月20日,宣传中心联合省科协、省科技馆、西南空管气象台、南充市气象局,在3月20日开展了“天府科技云—科学E课堂,与气象大咖‘云’逛气象局”线上直播活动。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清扬化身气象导游,与科技馆解说员一起带领科技报小记者走进气象局,深入到气象工作一线,与气象“大咖”交流讨论,在线涨知识。防雷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卜俊伟亲身示范野外突遇雷电天气如何避免跨步电压;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工程师李雪松激情解说气象应急车的作用和内部结构;首席预报员肖递祥生动讲述如何利用观测神器“呼风唤雨”预测天气;气象主播刘建国现场演示抠像技术造就的奇遇记。两个小时的直播吸引7.6万“科友”观看,为近年来省内3·23活动直播影响力之最。23日,中心录制的三集科普微视频课程在青羊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号推出后受到热捧,被成都实验小学、成都花园国际小学等多所学校官微转载,获得近万阅读量。

   

部分播出平台

在多部门联合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突破气象日是气象部门“独角戏”的困境,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转化为多向互动,传播内容由“解释气象是什么”变成“气象与公众之间建立对话关系”,高曝光度助推四川气象C位出圈。

媒体深挖,解锁接地气硬核科普,打造气象科技爆款

为让气象科普最大程度地在公众心中落地、扎根,培育社会对气象事业更多的共鸣和共情,省局宣传中心围绕传播具体问题,积极与社会主流媒体联络沟通。最终确定在内容上以“社会热点+气象黑科技”为主基调,在表达上化抽象数字为直观画面、专业术语为通俗比喻,在呈现方式上采用“短视频+图片+文字+动画”,力求科普新闻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上通“天机”而下接“地气”。

3月初,宣传中心与四川发布共同策划了《和气象大咖“谈谈天”》栏目,于19日和23日,推出第一、二期报道《倒春寒来了!》《天气预报,为什么这么难?》,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杨淑群和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肖递祥对气候现象和预报技术的解读受到网友的点赞。

四川发布《和气象大咖“谈谈天”》栏目

3月17日,宣传中心得知高原所二级研究员秦宁生牵头的《近千年青藏高原东部时空尺度水文气候变化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便与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记者取得联系,拟出专访揭开该项目的神秘面纱。24日,两家媒体刊出《行走高原与树轮对话 破译近千年气候密码》,用生动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向公众重现了秦宁生团队在高海拔无人区向树轮询问气候密码,填补气候变化研究空缺,为中长期气候预估提供数据支撑的科研过程。

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相关报道

更有川观新闻记者走进基层台站,采写出《高大上的国家气候观象台,有哪些黑科技?》《探访四川唯一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接收站:我们这样问询天机》,解锁温江国家基准站和德阳市罗江区气象局卫星接收站。

川观新闻报道情况

从以往仅对活动本身进行报道而内容乏新、手段单一的状态,转变为对气象科技的深度揭秘、气象知识的生动阐释、气象精神的细微展现,科研成果和科技手段转化为科普资源,带给公众更多科学视角和获得感,也因此形成一批兼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科普精品,催生出公众心中的气象“黑科技”爆款。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探寻气象科普的“诗与远方”奠定了基础。

学会支撑,搭建云端答题竞技场,万人同屏交锋会战

“你答题了吗,我得了二等奖。”“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里有没有臭氧?”“惰性气体是个啥意思?”气象日前夕,一张答题活动二维码在微信群里火了起来,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成绩单,参与热情不断高涨,这正是四川省气象局“3·23气象日”的一个分支活动。

答题情况

如何将气象科普覆盖面最大程度延伸?早在今年初,省气象学会便开始思索全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新路径。带着这一“自问”,经不断探究实践,3月17日,“2021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知识答题活动”正式上线,公众只需扫描答题二维码便可参与其中。题目涉及气象科学、防灾减灾、气象常识等内容,每次答题量为20道,每道题5分,共计100分,答题完毕后单次成绩达到合格者,系统将自动颁发电子证书。

此活动顺应全媒体时代新趋势,依托“互联网+”创新科普载体,变发传单、设展板为“云”上竞技、“指尖”学习,实现公众由被动说教向主动体验、多方共享转变,让气象科普“走新”更“走心”。截至3月26日15时,共计4.02万人参与活动,答题者涵盖多个年龄层、多个职业。“云”上“屏”聚,打破学习壁垒,使得覆盖面得到拓展和延伸,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气象科普工作的有机结合,让气象科普社会效益倍增。

局校携手,实现零距离震撼接触,气象与教育深融合

“以校园气象站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气象科普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与探究的种子。”3月22日,四川省气象局为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举行“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授牌仪式,该校校长高志文在仪式上如是说。

授牌仪式

第61个气象日到来之际,四川气象部门早早地便围绕“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主题准备了丰富而生动的气象科普干料。3月23日当天,在成都、巴中、德阳、泸州等多地,搭载着移动气象雷达、小型气象监测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避雷针等仪器的“气象科普列车”驶入中小学校,孩子们通过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近距离接触气象科学,而这只是局校携手打造“科教融合”新模式的缩影之一。

在校园气象站内开展实践活动

气象科普列车开进各地中小学校

气象选修课程成果展

在气象部门的指导下,全省建有校园气象站的学校,以校园气象站作为科普的前沿阵地,让学生们走进观测场零距离感知气象科学。除此之外,局校深化合作,不断探索气象科普与课程教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推动科普走向“日常化”。气象知识讲座、气象课题研究成果展、气象奥秘选修公开课、气象科普社团舞台剧表演也在当天一一精彩亮相。随着科普新手段的发掘、科普新场景的培育,气象科学与素质教育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持续稳定迈进。

 此次活动,在公众喜闻乐见的体验中,实现气象科普“软着陆”,充分释放出四川气象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力和气象科普内在的蓬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