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凝聚合力 全力冲刺!写在成都世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日期:2025年05月22日

4月29日,随着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倒计时牌的数字跳至“100天”,这座以雪山与烟火交织闻名的公园城市,正式进入“世运会时间”,赛事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进入“冲刺跑”阶段。

(4月28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演练。摄影:王海燕)

世界运动会是国际性的体育竞赛盛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最高水平的非奥运会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被称为“非奥项目的奥运会”。成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世界运动会举办权的城市,此次赛事也是继成都大运会之后,我国西部地区再次举办的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

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正值盛夏,气象灾害风险高、类型多,气象服务将贯穿火炬传递、开闭幕式、体育赛事及城市的交通出行、文化活动和公众信息等方面。

气象部门总结应用成都大运会等重大赛事服务保障成果和经验,构建“国-省-市+技术支持”气象组织保障体系。中国气象局组建协调指导小组,从全国层面统筹调度、整合资源力量、指导赛事气象服务保障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四川省气象局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气象服务、气象重大风险应急防范工作;成都市气象局设立“一办、一台、四组”,落实服务运行层各项任务。此外,由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和相关省市气象部门组成的技术支持层,为气象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装备保障、技术支持及人力支援。

(4月28日,成都世运会气象服务保障演练天气会商。摄影:龙文静)

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大力支持气象工作,将省、市气象局纳入成都世运会组织体系,专题研究气象工作。成都世运会执委会明确要求气象部门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服务保障工作。

气象部门将气象科技贯穿于筹备全过程,在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工作中全面落实“观测即服务”的理念。坚持以需求为引领,深化“一赛一策一单”机制,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气象服务,通过问卷调查、需求座谈,明确服务时间节点与服务细则,制定气象服务流程表。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工作借鉴亚运会、亚冬会、大运会等保障服务经验,将先进的气象装备、预报技术、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等应用到服务中。

地基垂直廓线观测、激光测风雷达、北斗新型探空、无人机下投探空、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等新硬核设备将投入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工作。多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实时组网,时间分辨率由6分钟提升至3分钟,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反演产品;风云系列卫星观测模拟组合反射率,弥补复杂地形区雷达观测盲区的高影响天气监测。

(成都市气象局数字气象智慧服务平台 图片来源:成都市气象局)

“风雷”“风清”“风顺”三大国家级智慧气象大模型全面融入赛区0—60天无缝网格预报,支撑气象短临-短中期-气候预测全流程气象保障任务;蓉城·灵犀短临大模型助力精准预报,实现0—2小时预报,时间分辨率5分钟、空间分辨率百米级。(作者:韩进满 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