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日益加剧 适应行动迫在眉睫

  庄国泰

  2022年2月2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下简称“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报告阐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适应措施及其实施条件、气候韧性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等,揭示了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特别关注了陆地、海洋、沿海和淡水生态系统,城市、农村和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和社会系统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协同推进气候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多赢。报告的结论,将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区域适应、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面绿色转型、促进气候韧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适应行动亟须加强

  报告指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未来多种气候变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气候变化风险将增多且更加难以管理。当前,除了自然气候变率外,越来越多的损失都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极端事件相关。气候风险的等级取决于温升水平、脆弱性、暴露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适应措施。例如在2℃温升水平下,所评估的陆地生态系统物种中有3%~18%将有可能面临很高的灭绝风险,直接洪水损失将高出数倍。尽管证据有限,报告还指出即使暂时超过1.5℃温升水平也会造成额外的严重影响,有些极地、高山和沿海生态系统仍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是减少气候风险和脆弱性的重要措施,但报告也指出,当前的适应措施多为小尺度、碎片化、增量型,有些措施主要针对未来近期的气候变化风险,很难应对长期风险。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措施需要涉及陆地、海洋和生态系统转型,城市、乡村和基础设施转型,能源系统转型等,还要警惕一些容易产生副作用的措施。

  适应措施的实施还应与减缓相结合,通过推动气候韧性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当前,全球城市化趋势提供了关键机会,但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没有迅速下降,特别是若在近期内温升超过1.5℃,那么气候韧性发展所受限制将会加大。

  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报告扩展了气候变化风险的内涵,加深了对新型、复合型风险的认识。确定了127个关键风险,认为低洼沿海地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生活水平、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安全等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风险。首次对不适当的适应和减缓产生的新型风险进行评估,也对风险的复合性、复杂性及其跨系统、跨区域的传递进行了评估。

  报告全面评估了适应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局限性,加深了适应和风险之间、适应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归纳了6个重要约束因子,更加明确了多种社会选择的综合效应会影响气候韧性发展及未来可能的方向,强调了适应行动中可持续的多部门转型及相关社会技术转型的重要影响。

  中国应加速实施适应行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一直强调适应和减缓并重。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与应对长期气候变化的实际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强化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举措,提高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我国正在制定面向中长期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IPCC评估报告为我国今后管理气候灾害风险、开展切实可行行动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重要信息。如报告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和水安全、生态多样性、健康、经济发展等影响评估结论为我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重要借鉴,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为我国极端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面向“双碳”目标实现,我国需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提升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应,完善多部门、跨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我国是IPCC评估报告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气象局作为IPCC的国内牵头组织部门,在IPCC评估进程改革、推荐中国优秀科学家参与报告编制、组织开展中国政府评审等重要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展示了我国最新科研成果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成效。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深度参与IPCC工作,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归因研究,完善气候变化早期预警业务,保障国家气候安全。

  (作者:庄国泰,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