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8.11-8.12”大暴雨天气气象服务获黄河市长等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近日,眉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黄河,副市长邹汝林在《“8.11-8.12”大暴雨天气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分别批示:“预警及时,服务到位。”“市气象局科学研判、精准预报,为全市安全度汛提供及时基础支撑,有力、有效,值得肯定,请再接再厉!”
8月11日下午到12日早上,眉山市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首个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我市处于全省暴雨中心,眉山天府新区以及六县(区)主城区均达到暴雨以上量级。据统计:全市212站中100—250毫米48站、50—100毫米133站。最大降水量为194.3毫米,1小时最强降水为83.8毫米。
加密会商强化气象信息先导性
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向市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和研判天气过程。在8月7日《一周天气预报》中提前告知11—12日有一次较明显降雨天气过程,11日15时35分发布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市委元坤书记分别在10日、11日对暴雨天气过程作出安排部署,市防指迅速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过程中,市县两级气象部门主动开展了跟踪式服务,电话叫醒眉山天府新区、洪雅县和仁寿县防汛指挥长4次,针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大、累计降雨量大、小时雨势大的“三大″乡镇开展了电话叫应并通报相关专项指挥部。
加强监测强化气象信息精准性
全市气象部门加强雷达监测和装备保障,市局值班领导、应急办、业务科、气象台24小时集中值守,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蹲守一线。8月11日11时与省气象台开展视频会商,15时、21时、03时加密组织会商,提前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精确指出预计的暴雨落区、大暴雨范围,小时雨强,过程雨量预测精确到毫米,19时根据最新资料分析果断将最大雨量从150毫米提升到180毫米。市气象台指导县(区)气象局短临预报技术分析12次,有效提升了全市短临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经检验,预报与实况完全一致。过程中,彭山区气象局在降雨间隙抢修区域站设备故障,东坡区气象局冒雨及时恢复雷击断网,有效保障了气象监测数据及时率和可用性。
加大传播强化气象信息及时性
全市气象部门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预警“早、准、快、广”。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在眉山在线、眉山日报等官媒向公众发布。做实预警信息和雨情发布与自然资源、住建、水利、应急等专项指挥部牵头部门协同配合、信息共享。采用“私人定制,一点一策”模式,通过靶向气象专项服务平台一键式发布短信、微信、电子邮件、传真,向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城市内涝、高速管控、电力保供、化工企业负责单位及时共享所需气象信息。过程期间共开展叫应服务106次,向防汛责任人发送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约53.97万条,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和短临预报手机短信约39万人次。其中,联合规自局向相关地灾责任人和地灾受影响群众共发布手机短信668233条;联合市水利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发布手机短信5336条。
截至8月12日08时,市、县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和雨情实况提醒成功转移1039户共计2608人。市政设施管理处根据降雨实况、未来降雨量及降雨持续时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避免了城市内涝。(数据来源于区县防汛办)
当前正值主汛期,全市气象部门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全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严格工作纪律、细化工作举措,努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严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