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及时预报预警 为应对强降水打出提前量

日期:2023年07月17日

7月11—13日,绵阳市西北部龙门山区及其相邻地方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部分地方特大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652.6毫米,超过500毫米有4站、400~500毫米15站、250~400毫米67站、100~250毫米169站。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防汛减灾工作,市级有关部门积极防范、应对有力,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以“测”为本,见汛”而启

绵阳市气象部门跟踪分析降雨趋势,提前一周精准锁定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在7月4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市气象局报告7月10—12日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对做好此次强降雨过程应对工作提出要求;李云市长做出批示:请各地高度警醒,防灾减灾各项既定措施丝毫不可松懈;在7月6日、10日两次召开的全市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专题会议上,市领导针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应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以“预”为纲,闻“警”而动

实时研判降雨区域及雨量,及时预报预警。市气象局7月10日以“7月11—13日我市将有强降雨天气过程”为题报送《气象工作要情专报》,7月12日又以“我市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为题报送《气象工作要情专报》。市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全市气象部门主要领导轮番上阵,深入业务一线,坚守24小时制度,紧盯关键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临近跟踪监测,递进式服务,着力防范化解极端灾害风险。全市各级气象台站提前发布暴雨预警和预警信号,及时滚动通报雨情及降雨趋势,共发布暴雨预警20期,暴雨预警信号53期,其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期。

部门联动,“一呼百应”

市气象局与水利、应急、自然资源、住建、水文等部门及时会商联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气象预警及时电话叫应市委总值班室、防汛办、地灾办、住建委等单位值班室。市局主要领导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向市领导汇报雨情及预警情况。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广泛发布预警信息,通过气象预警平台向市、县、乡、村、点防灾减灾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14余万条,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推进“气象+”赋能,提升服务能力

去年以来,绵阳市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基地,在绵阳西部山区、强降雨易发区等地新建的200余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和2部X波段天气雷达,弥补了气象监测盲区,对实现降雨范围预测预报精确到乡镇提供了重要支撑。建成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存储、算力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汛期气象业务流程扁平化、集约化和数字化发展。发挥平台在汛期防灾减灾和地方精细化治理中的作用。

坚持党的理论武装,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将即将开始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与“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汛期气象服务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促进各项业务“主动、互动、联动”,在主题教育学习中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提升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在汛期气象服务一线高高飘扬。(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