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气象站简介

日期:2019-06-11

峨眉山气象站位于峨眉山金顶,是国家基本气象站

峨眉山属峨眉山市管辖,地处成都平原边缘,为平畴突起的断块山,东部低山势如锦屏,中部群峰如笋,西部山势巍峨,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地,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1932年7月,民国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祯应国际极年测候委员会的邀请,参加第二次国际极年测候活动,在峨眉山千佛顶建立起高山测候所,历时一年,资料多已散失。1939年4月四川省建设厅重建峨眉山测候所并开始工作,正式记录从1941年1月1日起。1941年1月—1949年11月,测候所由民国四川省建设厅领导,四川省气象测候所管理。1949年12月由川南行政公署乐山专员公署接管,195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气象处接管,195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军区司令部接管。1953年11月归峨眉县人民政府领导,西南行政委员会气象处四川省府气象科业务管理;1954年11月四川省府气象局业务管理。1955年4月归峨眉县人民委员会领导,四川省人民政府气象局业务管理。1964年5月归四川省气象局领导,乐山气象台业务管理。1969年6月,四川省成都中心气象台革命委员会领导。1971年1月归峨眉县人民武装部、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乐山地区气象局业务管理。1973年7月归峨眉县革命委员会领导,地区气象局业务管理。1980年4月改为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1941年1月为四川省峨眉高山测候所;1949年12月更名为峨眉山气象站;1960年3月更名为峨眉县峨山气象服务站;1964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峨眉县峨山气象站;1965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峨眉中心气象站;1969年3月更名为乐山专区气象台革命委员会峨眉山气象站。1969年12月,与峨山云雾物理站和峨眉县气象站倂成四川省峨眉中心气象站。1971年1月与峨眉县气象站分开、更名为四川省峨眉山气象站。1988年12月更名为峨眉山市峨眉山气象站,1998年9月更名为峨眉山气象站。

气象站地处峨眉山山顶,天气瞬息万变,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60天,见度小于500米雾日年平均314天;最低气温-19.7℃,年平均气温仅3.1℃;最低气压小于680百帕;降雪日数年平均144天;积雪日数年平均242天,最大积雪深度32厘米;年最多雷暴日数60天。2004年定为一类艰苦气象站。

气象站刚好处于700百帕高度层,对天气过程下游台站的天气预报具有指标意义,是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站。

工作职责

一、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体制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和特种气象检测资料的汇总、传输、依法保护;

三、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监测、分析、评价和气候变化的研究;

四、已发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内设机构  综合业务管理     办公室、后勤管理

领导成员  

站长:王会兵(主持全面工作)。

副站长:李彬(协助站长工作,负责办公室、后勤财务工作)。

副站长:倪勇(协助站长工作,气象综合业务管理工作)。